一、背景与起因
2018年,金昌市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要求,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基层如何真正贯彻落实,让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在县、区选择4个乡镇6个村(社区)开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试点工作,选择14个村(社区)开展基层协商民主试点工作,出台专门意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保障措施,鼓励和支持基层单位立足实际、先行先试。各试点单位认真落实市委部署要求,聚焦解决“基层治理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等,主动作为,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2019年4月18日,金昌市召开全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暨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现场会,决定全面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根据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的有关要求,金昌市围绕进一步深化、完善、提升基层协商民主工作,按照“推广典型全面实施”的思路,基层协商民主工作在全市各村(社区)全面开展,通过工作实践,探索出了一条以基层协商民主为抓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服务人民群众、破解发展难题的新路子。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的领导,层层搭建协调联动平台。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做好基层协商民主工作的根本保证,建立由市政协牵头,县(区)党委主抓,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等部门配合,县(区)政协督促落实,各乡镇、村(社区)党组织具体推进的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市委主要领导经常听取汇报,主持召开推进会,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全力抓好基层协商民主工作。县(区)党委成立了基层协商民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区委组织部,具体负责推进落实。市政协建立了主席、副主席指导督促基层协商民主联系点工作机制,班子成员不定期深入各自联系的村、社区,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情况介绍、与村(社区)干部座谈交流等形式,现场解疑释惑,指导帮助解决各村(社区)在基层协商民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基层协商民主工作扎实规范有序开展。同时,充分发挥乡镇、村(社区)党组织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领导作用,在各村(社区)均组建了村(居)民协商议事会,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协商议事会主席,从协商议事会的组建、议事会成员的确定、议题的选定以及会议的组织、协商结果的确定等,都由党组织牵头组织并.终决定,牢牢掌握协商主动权,使党的领导地位充分体现在协商的各个程序、环节当中,使协商民主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确保了基层协商民主的正确政治方向。
(二)建立工作标准,打造规范化协商格局。一是坚持“六条”基本原则,明确协商的方向。注重在基层协商民主的规范性、操作性、针对性上下功夫,参照中央和省、市协商民主相关文件精神,结合金昌市实际,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群众自治制度、坚持依法协商、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坚持因地制宜”六条基本原则。全市各村和社区在推进基层协商民主过程当中严格遵循这六条原则,确保基层协商民主的方向不偏离。二是明确“1+7+X”协商主体,解决“谁来协商”的问题。为了增加社会各界代表和普通群众在基层协商民主活动中的参与面,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广泛征求村(社区)意见建议,确定了“1+7+X”的协商主体模式,“1”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7”即七类固定成员:具体包括村(社区)党组织班子代表、村(居)委会班子代表、村(居)监委会班子代表、两代表一委员、法律工作者、辖区内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代表以及村(社区)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村(居)民代表,每个村(社区)确定20-30名议事会固定成员,其中村(居)民代表由村民小组(社区网格)推荐,经村(社区)党组织研究确定,其他固定成员由村(社区)党组织推荐。“X”主要包括协商事项涉及的利益代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代表等,“X”不限人数和范围,根据协商议事的需要确定参会代表,确保协商议题中涉及到的群众和个人参与到协商议事过程中,使协商结果更能体现公正、公平。同时,对涉及专业性强的协商内容,邀请相关..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提高了协商的科学化水平。三是合理确定协商内容,解决“协商什么”的问题。坚持广泛协商,针对不同渠道、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特点,注重从村(居)民自治实际出发,列出了5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和法规执行在村(社区)落实的事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及当地村(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当地居民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实际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要求协商的事项;各类协商主体提出协商需求的事项。除了5个方面的协商内容外,对于违反党的政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事项,上级党委、政府有明确要求、明文规定必须执行的事项,带有歧视性、不公平的事项“三个”不予协商,确保了协商内容合理合法。四是推行“六步议事”协商程序,解决“怎么协商”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论证,提出了“大事大商量、小事小商量”的原则,对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关注度较高的重要事项,严格按照会议协商形式进行,具体包括收集议题、确定议题、议前调研、协商议事、公开公示、研究落实“六步议事”程序,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终达成共识,提交党组织研究决定是否实施。对于一些临时性事务和涉及面较小的事项,采用沟通协商、对话协商、书面协商、网络协商等形式进行,从而使协商过程既规范有序、科学有效,又灵活多样、简便易行。
(三)强化工作措施,引领协商民主有序开展。全市各村(社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激发人民群众的协商需求,以协商解决实际问题,使基层的决策更能体现民意,促进群众主动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一是积极搭建协商平台。各村(社区)充分利用现有办公场所积极搭建协商平台,精心打造村(居)民协商议事厅,在室内悬挂工作标识、工作制度、协商内容、协商程序和协商方式等牌匾,积极营造协商议事的浓厚氛围,解决了“在哪协商”的问题。目前,全市139个村、35个社区全部组建了协商议事会,落实了协商议事场所。金川区还下拨每个村和社区专项经费5000元,用于打造村(居)民协商议事厅。二是规范协商主体和内容。各村(社区)严格按照“1+7+X”模式确定协商主体,尽可能囊括所有利益相关方,确保决策影响的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协商。将涉及所辖区域公共利益的重要事项、关乎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等纳入协商范畴,使协商内容更加契合基层实际。将协商内容合理细化,把村(居)环境整治、低保评议、救助金发放等群众.盼、.急、.忧、.怨的问题纳入协商范畴,使基层协商民主真正走进基层、贴近群众、更接地气。三是拓宽协商形式和渠道。在协商过程中遵循“大事大商量、小事小商量”的原则,各村(社区)对征地拆迁、土地流转、低保评议等群众普遍反映的共性问题以及精准扶贫、公益事业建设、产业调整中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严格按照“六步议事”程序进行会议协商,在协商过程中各代表充分发表意见,.终达成各方都能接受的“.佳方案”;对于一些日常性事务和临时性、涉及面较小的事项,采取不固定场所、人员的方式,在田间地头、农户庭院、楼宇门前、项目现场开展平等的沟通协商、对话协商,让会上“说”变实地“看”和现场“说”,使协商更加直观有效。永昌县城关镇天锦苑社区探索推行了“二三四”工作法,“两网融合”即:建立社区党组织网络和社会共建网络;“三级互动”即:建立议事委员会、议事小组、议事网格;“四步协商”即:民主提事、民主议事、民主理事、民主监事,全力破解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河西堡镇银河路社区探索推行居民说事、干部问事、及时办事、集中议事、定期许事、评审说事的“六步工作法”,形成了多层次的民主协商格局。金川区双湾镇新粮地村党支部将三个村民小组划分为5个网格,推选优秀党员任网格长,村民代表任网格员,细化制定工作职责,构建了村“三委一会”统筹抓总、党员干部互联管理、村民代表联系服务农户”的三级工作网格化格局,在开展协商民主时围绕“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提高了村级治理精细化水平;双湾镇三角城村对涉及群众面广、群众关注度高的陈年垃圾清运、村级办公楼装修、破旧商铺和违章建筑拆除、旧宅拆迁改造等重要议题,通过会议协商的方式解决,涉及群众面较小的日常性事务通过上门沟通、对话协商等方式落实,确定协商的18件议题全部得到落实。
三、成效与反响
金昌市创新推进基层协商民主,通过党组织引领推动多元参与、促进协商共治,有效保障了村(居)民自由表达意志的话语权,群众由“张嘴发牢骚”正在向“理性求共识”转变,真正在基层营造了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良好氛围,基层治理主体多元联动格局已经形成。概括起来,金昌市基层协商民主工作主要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强化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在推进协商民主工作中,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整合区域内各类资源,搭建协商平台,推动了辖区各类组织和群众参与协商治理。党组织全过程参与议题选择、组织协商、决策监督等协商每个环节,有效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把握方向、控制局面的作用,保证了协商结果与党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相一致。基层党组织通过广泛收集征求群众意见诉求、组织协调各方协商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大限度地回应群众诉求,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过程中,把群众吸引凝聚到党组织周围。群众对村(社区)干部更加信任,对工作更加理解支持,党群关系更加密切,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阳光”用权,提升了村(社区)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通过开展民主议事,让群众参与到村(社区)公共事务决策实施的全过程,让群众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努力寻求群众利益的“.大公约数”,使决策事项论证更充分、更科学,沟通更广泛、更民主,使村(社区)干部用权行为始终在“阳光”下运行,有效地预防了干部用权的随意性和办事不公、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等问题的发生。一些村党支部书记深有感触地说,“基层协商民主工作的开展,真正做到了给百姓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群众普遍反映,“涉及我们切身利益的事情,应由我们自己协商解决,使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自己当家作主的滋味”。
三是增强基层民主协商意识,提高了参与协商的积极性。在开展协商民主实践过程中,注重引导基层养成协商的理念和习惯,改变了过去群众在重大公共事务管理中想参与又参与不了,想提意见又无处提的情况,使协商意识深入人心。通过搭建协商平台、开展协商对话,将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转变为有效调动群众参与的“机会”,满足群众公共服务需求、提高参与热情,有效增强了群众参与公共事务、共建家园的责任感和积极性,让协商的意识渗透到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实现了从“为民做主”到“由民作主”、从“做群众工作”到“由群众做工作”的转变,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四是注重成果转化,切实解决群众关注期盼的突出问题。各村(社区)始终将协商成果的转化落实作为基层协商民主工作成效的直接体现,及时化解了一些矛盾纠纷,激发了基层社会活力,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永昌县朱王堡镇新堡子村自协商民主工作开展以来,已开展了5次协商议事活动,先后解决了互助老人幸福院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村委会办公楼维修、村文化广场健身器材安装等具体事宜,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普遍感到“老百姓自己的事情,自己要主动商量着办!”金川区金水里社区通过居民协商、部门协同、公众参与,有效解决了棚户区改造中居民私搭乱建、马路市场、地埋式垃圾箱安装等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24件,及时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3起;宝林里社区对小区停车乱象、居民楼防水、小区卫生管理等47个议题进行协商,通过会议决议和居民公约形式,圆满解决40件热点难点问题;双湾镇新粮地村,围绕脱贫攻坚、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村庄清洁行动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协商议题14件,让群众充分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监督管理,实现了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同时,注重发挥村(居)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组织利益相关人员对协商结果及其落实情况实行动态跟踪,促使协商成果转化;对于一些重要的协商成果的落实,通过适当途径和方式对落实情况及群众的满意度进行社会公示,切实提高协商民主成果办理的透明度。各村(社区)在形成议事决议后,将协商结果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会议决议、计划方案等形式,通过村(居)务公开栏、村(社区)微信平台等渠道进行公示,体现了公开透明。目前,全市各村社区共开展协商议事563次,协商落实具体问题447件。
五是共商共治,推进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把基层协商民主作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平等协商议事,为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提供合法渠道和有效平台,将群众需求、社会参与和创新活力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完善上下协同的治理格局,做到了上下联动、同向发力、协同治理。在基层协商民主过程中,参与主体之间通过理性表达、彼此说服,.终相互达成共识,基层党组织领导社会治理、团结动员服务群众的能力明显提高,基层协商民主已成为推进全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四、探讨与评论
金昌市在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过程中,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全过程、各阶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和把关作用,保证了协商议事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有效推动解决了诸多基层矛盾问题。推进基层治理工作,必须把党的领导植根于基层,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在党组织领导下,组织群众依法管理基层社会事务,实现党领导基层治理、依靠群众加强社会治理。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才能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推进基层治理工作,必须坚持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当前,群众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碎片化,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逐步提升,以往传统的单靠行政命令的管理服务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需要。同时,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力量有限,很多事情单靠党委政府,既干不了、也干不好。基层协商民主的本质是基层群众当家作主。金昌市的实践证明,推进新形势下城市基层治理工作,必须改变过去党委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通过提供有效的参与决策、治理的平台和载体,组织和动员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协商达成一致,真正把由老百姓自己解决的事交还给老百姓,使基层治理方式实现了从“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的转变。
本文转自:人民网 如有侵权请告知本站立刻删除。